调制技术
调制技术是把基带信号变换成传输信号的技术。它将模拟信号抽样量化后,以二进制数字信号“1”或“0”对光载波进行通断调制,并进行脉冲编码(PCM)。数字调制的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中继时噪声及色散的影响不积累,因此可实现长距离传输。它的缺点是需要较宽的频带,设备也复杂。 目录 [隐藏]
1 介绍
2 方式
3 方法
4 条件
5 相关词条
6 相关连接
调制技术-介绍
调制技术
基带信号是原始的电信号,一般是指基本的信号波形,在数字通信中则指相应的电脉冲。在无线遥测遥控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中调制就是用基带信号控制高频载波的参数(振幅、频率和相位),使这些参数随基带信号变化。用来控制高频载波参数的基带信号称为调制信号。未调制的高频电振荡称为载波(可以是正弦波,也可以是非正弦波,如方波、脉冲序列等)。被调制信号调制过的高频电振荡称为已调波或已调信号。已调信号通过信道传送到接收端,在接收端经解调后恢复成原始基带信号。解调是调制的反变换,是从已调波中提取调制信号的过程。在无线电通信中常采用双重调制。第一步用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去调制第一个载波(称为副载波)。或在多路通信中用调制技术实现多路复用(频分多路复用和时分多路复用)。第二步用已调副载波或多路复用信号再调制一个公共载波,以便进行无线电传输。第二步调制称为二次调制。用基带信号调制高频载波,在无线电传输中可以减小天线尺寸,并便于远距离传输。应用调制技术,还能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调制技术-方式
调制方式
调制方式按照调制信号的性质分为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两类;按照载波的形式分为连续波调制和脉冲调制两类。模拟调制有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数字调制有振幅键控(ASK)、移频键控(FSK)、移相键控(PSK)和差分移相键控 (DPSK)等。脉冲调制有脉幅调制(PAM)、脉宽调制(PDM)、脉频调制(PFM)、脉位调制(PPM)、脉码调制(PCM)和增量调制(ΔM)。示出常用调制方式的已调波形。
按照传输特性,调制方式又可分为线性调制和非线性调制。广义的线性调制,是指已调波中被调参数随调 制信号成线性变化的调制过程。狭义的线性调制,是指把调制信号的频谱搬移到载波频率两侧而成为上、下边带的调制过程。此时只改变频谱中各分量的频率,但不改变各分量振幅的相对比例,使上边带的频谱结构与调制信号的频谱相同,下边带的频谱结构则是调制信号频谱的镜像。狭义的线性调制有调幅(AM)、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DSB-SC)和单边带调制(SSB)。
1、模拟调制
调制原理
一般指调制信号和载波都是连续波的调制方式。它有调幅、调频和调相三种基本形式。
(1)调幅(AM):用调制信号控制载波的振幅,使载波的振幅随着调制信号变化。已调波称为调幅波。调幅波的频率仍是载波频率,调幅波包络的形状反映调制信号的波形。调幅系统实现简单,但抗干扰性差,传输时信号容易失真。
(2)调频(FM):用调制信号控制载波的振荡频率,使载波的频率随着调制信号变化。已调波称为调频波。调频波的振幅保持不变,调频波的瞬时频率偏离载波频率的量与调制信号的瞬时值成比例。调频系统实现稍复杂,占用的频带远较调幅波为宽,因此必须工作在超短波波段。抗干扰性能好,传输时信号失真小,设备利用率也较高。
(3)调相(PM):用调制信号控制载波的相位,使载波的相位随着调制信号变化。已调波称为调相波。调相波的振幅保持不变,调相波的瞬时相角偏离载波相角的量与调制信号的瞬时值成比例。在调频时相角也有相应的变化,但这种相角变化并不与调制信号成比例。在调相时频率也有相应的变化,但这种频率变化并不与调制信号成比例。在模拟调制过程中已调波的频谱中除了载波分量外在载波频率两旁还各有一个频带,因调制而产生的各频率分量就落在这两个频带之内。这两个频带统称为边频带或边带。位于比载波频率高的一侧的边频带,称为上边带。位于比载波频率低的一侧的边频带,称为下边带。在单边带通信中可用滤波法、相移法或相移滤波法取得调幅波中一个边带,这种调制方法称为单边带调制(SSB)。单边带调制常用于有线载波电话和短波无线电多路通信。在同步通信中可用平衡调制器实现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DSB-SC)。在数字通信中为了提高频带利用率而采用残留边带调制(VSB),即传输一个边带(在邻近载波的部分也受到一些衰减)和另一个边带的残留部分。在解调时可以互相补偿而得到完整的基带。
2、数字调制
一般指调制信号是离散的,而载波是连续波的调制方式。它有四种基本形式:振幅键控、移频键控、移相键控和差分移相键控。①振幅键控 (ASK):用数字调制信号控制载波的通断。如在二进制中,发0时不发送载波,发1时发送载波。有时也把代表多个符号的多电平振幅调制称为振幅键控。振幅键控实现简单,但抗干扰能力差。 ②移频键控(FSK):用数字调制信号的正负控制载波的频率。当数字信号的振幅为正时载波频率为f1,当数字信号的振幅为负时载波频率为 f2。有时也把代表两个以上符号的多进制频率调制称为移频键控。移频键控能区分通路,但抗干扰能力不如移相键控和差分移相键控。 ③移相键控(PSK):用数字调制信号的正负控制载波的相位。当数字信号的振幅为正时,载波起始相位取0;当数字信号的振幅为负时,载波起始相位取180°。有时也把代表两个以上符号的多相制相位调制称为移相键控。移相键控抗干扰能力强,但在解调时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参考相位,即需要相干解调。④差分移相键控(DPSK):利用调制信号前后码元之间载波相对相位的变化来传递信息。
在二进制中通常规定:传送1时后一码元相对于前一码元的载波相位变化180°,而传送0时前后码元之间的载波相位不发生变化。因此,解调时只看载波相位的相对变化。而不看它的绝对相位。只要相位发生180°跃变,就表示传输1。若相位无变化,则传输的是0。差分移相键控抗干扰能力强,且不要求传送参考相位,因此实现较简单。
3、脉冲调制
调制电路
脉冲调制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指用调制信号控制脉冲本身的参数(幅度、宽度、相位等),使这些参数随调制信号变化。此时,调制信号是连续波,载波是重复的脉冲序列。第二种是指用脉冲信号控制高频振荡的参数。此时,调制信号是脉冲序列,载波是高频振荡的连续波。通常所说的脉冲调制都是指上述第一种情况。脉冲调制可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两类。模拟式脉冲调制是指用模拟信号对脉冲序列参数进行调制,有脉幅调制、脉宽调制、脉位调制和脉频调制等。数字式脉冲调制是指用数字信号对脉冲序列参数进行调制,有脉码调制和增量调制等。由于脉冲序列占空系数很小,即一个周期的绝大部分时间内信号为0值,因而可以插入多路其他已调脉冲序列,实现时分多路传输。已调脉冲序列还可以用各种方法去调制高频振荡载波。常用的脉冲调制有以下几种。
(1)脉幅调制(PAM):用调制信号控制脉冲序列的幅度,使脉冲幅度在其平均值上下随调制信号的瞬时值变化。这是脉冲调制中最简单的一种。脉幅调制是A.H.里夫在20世纪30年代发明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已付之实用。但后来发现,脉幅调制的已调波在传输途径中衰减,抗干扰能力差,所以现在很少直接用于通信,往往只用作连续信号采样的中间步骤。
(2)脉宽调制 (PDM):用调制信号控制脉冲序列中各脉冲的宽度,使每个脉冲的持续时间与该瞬时的调制信号值成比例。此时脉冲序列的幅度保持不变,被调制的是脉冲的前沿或后沿,或同时是前后两沿,使脉冲持续时间发生变化。脉宽调制也是20世纪30年代里夫发明的。但在无线电通信中一般不用脉宽调制,因为此时发射机的平均功率要不断地变化。
(3)脉位调制(PPM):用调制信号控制脉冲序列中各脉冲的相对位置(即相位),使各脉冲的相对位置随调制信号变化。此时脉冲序列中脉冲的幅度和宽度均保持不变。脉位调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已付之实用。脉位调制的传输性能较好,常用于视距微波中继通信系统。
(4)脉频调制(PFM):用调制信号控制脉冲的重复频率,即单位时间内脉冲的个数,使脉冲的重复频率随调制信号变化。此时脉冲序列中脉冲的幅度和宽度均保持不变。主要用于仪表测量等方面,很少直接用于无线电通信。
(5)脉码调制(PCM):1937年脉幅调制和脉宽调制的发明者A.H.里夫提出用脉冲的有无的组合来传递声音,后来把这种方法称为脉码调制。但脉码调制到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实用化。
脉码调制有三个过程:采样、量化和编码。即先对信号进行采样,并对采样值进行量化(整量化),再对经过采样和量化后的信号幅度进行编码,因此脉码调制的本质不是调制,而是数字编码,所以能充分保证传输质量。由编码得到的数字信号可根据需要再对高频振荡载波进行调制。脉码调制不是用改变脉冲序列的参数来传输信息,而是用参数固定的脉冲的不同组合来传递信息,因此抗干扰能力强,失真很小,是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
(6)增量调制(ΔM):增量调制是一种特殊的脉码调制,它不是对信号本身进行采样、量化和编码,而是对信号相隔一定重复周期的瞬时值的增量进行采样、量化和编码。现在已有多种增量调制方法,其中最简单的一种,是在每一采样瞬间当增量值超过某一规定值时发正脉冲,小于规定值时发负脉冲。这样每个码组只有一个脉冲,故为二进制一位编码,每个码组不是表示信号的幅度,而是表示幅度的增量。这种增量调制信号的解调也很简单,只要将收到的脉冲序列进行积分和滤波即可复原,因此编码和解码设备都比较简单。
调制技术-方法
调制技术
为了使数字信号在有限带宽的高频信道中传输,必须对数字信号进行载波调制。如同传输模拟信号时一样,传输数字信号时也有三种基本的调制方式:幅移键控(ASK)、频移键控(FSK)和相移键控(PSK)。它们分别对应于用载波(正弦波)的幅度、频率和相位来传递数字基带信号,可以看成是模拟线性调制和角度调制的特殊情况。理论上,数字调制与模拟调制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它们都是属正弦波调制。但是,数字调制是调制信号为数字型的正弦波调制,而模拟调制则是调制信号为连续型的正弦波调制。在数字通信的三种调制方式(ASK、FSK、PSK)中,就频带利用率和抗噪声性能(或功率利用率)两个方面来看,一般而言,都是PSK系统最佳。所以PSK在中、高速数据传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QPSK四相相移键控(QuadraturePhaseShiftKeying)
四相相移调制是利用载波的四种不同相位差来表征输入的数字信息,是四进制移相键控。QPSK是在M=4时的调相技术,它规定了四种载波相位,分别为45°,135°,225°,275°,调制器输入的数据是二进制数字序列,为了能和四进制的载波相位配合起来,则需要把二进制数据变换为四进制数据,这就是说需要把二进制数字序列中每两个比特分成一组,共有四种组合,即00,01,10,11,其中每一组称为双比特码元。每一个双比特码元是由两位二进制信息比特组成,它们分别代表四进制四个符号中的一个符号。QPSK中每次调制可传输2个信息比特,这些信息比特是通过载波的四种相位来传递的。解调器根据星座图及接收到的载波信号的相位来判断发送端发送的信息比特。
数字调制用“星座图”来描述,星座图中定义了一种调制技术的两个基本参数:(1)信号分布;(2)与调制数字比特之间的映射关系。星座图中规定了星座点与传输比特间的对应关系,这种关系称为"映射",一种调制技术的特性可由信号分布和映射完全定义,即可由星座图来完全定义。
首先将输入的串行二进制信息序列经串-并变换,变成m=log2M个并行数据流,每一路的数据率是R/m,R是串行输入码的数据率。I/Q信号发生器将每一个m比特的字节转换成一对(pn,qn)数字,分成两路速率减半的序列,电平发生器分别产生双极性二电平信号I(t)和Q(t),然后对coswct和sinwct进行调制,相加后即得到QPSK信号。
2、交错正交相移键控(OQPSK)
此种调制方法的频带利用率较高,理论值达1b/s/Hz。但当码组0011或0110时,产生180°的载波相位跳变。这种相位跳变引起包络起伏,当通过非线性部件后,使已经滤除的带外分量又被恢复出来,导致频谱扩展,增加对相邻波道的干扰。为了消除180°的相位跳变,在QPSK基础上提出了OQPSK。
OQPSK是在QPSK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恒包络数字调制技术。所谓恒包络技术是指已调波的包络保持为恒定,它与多进制调制是从不同的两个角度来考虑调制技术的。恒包络技术所产生的已调波经过发送带限后,当通过非线性部件时,只产生很小的频谱扩展。这种形式的已调波具有两个主要特点,其一是包络恒定或起伏很小;其二是已调波频谱具有高频快速滚降特性,或者说已调波旁瓣很小,甚至几乎没有旁瓣。采用这种技术已实现了多种调制方式。
一个已调波的频谱特性与其相位路径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控制已调波的频率特性,必须控制它的相位特性。恒包络调制技术的发展正是始终围绕着进一步改善已调波的相位路径这一中心进行的。
OQPSK也称为偏移四相相移键控(offset-QPSK),是QPSK的改进型。它与QPSK有同样的相位关系,也是把输入码流分成两路,然后进行正交调制。不同点在于它将同相和正交两支路的码流在时间上错开了半个码元周期。由于两支路码元半周期的偏移,每次只有一路可能发生极性翻转,不会发生两支路码元极性同时翻转的现象。因此,OQPSK信号相位只能跳变0°、±90°,不会出现180°的相位跳变。
调制技术-条件
调制技术
对移动通信的数字调制技术的要求如下:
(1)在信道衰落条件下,误码率要尽可能低;
(2)发射频谱窄,对相邻信道干扰小;
(3)高效率的解调,以降低移动台功耗,进一步缩小体积和成本;
(5)能提供较高的传输速率;
(6)易于集成。
数字调制技术分为线性调制方式和恒定包络调制方式,线性调制方式又可分为频谱高效和功率高效两种,在移
动通信系统中,由于存在着严重的衰落现象,故所需要的“信噪比”比较高。
调制技术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得调制以后的信号对干扰有较强的抵抗作用,同时对相邻的信道信号干扰较小,解调方便且易于集成。
1 介绍
2 方式
3 方法
4 条件
5 相关词条
6 相关连接
调制技术-介绍
调制技术
基带信号是原始的电信号,一般是指基本的信号波形,在数字通信中则指相应的电脉冲。在无线遥测遥控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中调制就是用基带信号控制高频载波的参数(振幅、频率和相位),使这些参数随基带信号变化。用来控制高频载波参数的基带信号称为调制信号。未调制的高频电振荡称为载波(可以是正弦波,也可以是非正弦波,如方波、脉冲序列等)。被调制信号调制过的高频电振荡称为已调波或已调信号。已调信号通过信道传送到接收端,在接收端经解调后恢复成原始基带信号。解调是调制的反变换,是从已调波中提取调制信号的过程。在无线电通信中常采用双重调制。第一步用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去调制第一个载波(称为副载波)。或在多路通信中用调制技术实现多路复用(频分多路复用和时分多路复用)。第二步用已调副载波或多路复用信号再调制一个公共载波,以便进行无线电传输。第二步调制称为二次调制。用基带信号调制高频载波,在无线电传输中可以减小天线尺寸,并便于远距离传输。应用调制技术,还能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调制技术-方式
调制方式
调制方式按照调制信号的性质分为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两类;按照载波的形式分为连续波调制和脉冲调制两类。模拟调制有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数字调制有振幅键控(ASK)、移频键控(FSK)、移相键控(PSK)和差分移相键控 (DPSK)等。脉冲调制有脉幅调制(PAM)、脉宽调制(PDM)、脉频调制(PFM)、脉位调制(PPM)、脉码调制(PCM)和增量调制(ΔM)。示出常用调制方式的已调波形。
按照传输特性,调制方式又可分为线性调制和非线性调制。广义的线性调制,是指已调波中被调参数随调 制信号成线性变化的调制过程。狭义的线性调制,是指把调制信号的频谱搬移到载波频率两侧而成为上、下边带的调制过程。此时只改变频谱中各分量的频率,但不改变各分量振幅的相对比例,使上边带的频谱结构与调制信号的频谱相同,下边带的频谱结构则是调制信号频谱的镜像。狭义的线性调制有调幅(AM)、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DSB-SC)和单边带调制(SSB)。
1、模拟调制
调制原理
一般指调制信号和载波都是连续波的调制方式。它有调幅、调频和调相三种基本形式。
(1)调幅(AM):用调制信号控制载波的振幅,使载波的振幅随着调制信号变化。已调波称为调幅波。调幅波的频率仍是载波频率,调幅波包络的形状反映调制信号的波形。调幅系统实现简单,但抗干扰性差,传输时信号容易失真。
(2)调频(FM):用调制信号控制载波的振荡频率,使载波的频率随着调制信号变化。已调波称为调频波。调频波的振幅保持不变,调频波的瞬时频率偏离载波频率的量与调制信号的瞬时值成比例。调频系统实现稍复杂,占用的频带远较调幅波为宽,因此必须工作在超短波波段。抗干扰性能好,传输时信号失真小,设备利用率也较高。
(3)调相(PM):用调制信号控制载波的相位,使载波的相位随着调制信号变化。已调波称为调相波。调相波的振幅保持不变,调相波的瞬时相角偏离载波相角的量与调制信号的瞬时值成比例。在调频时相角也有相应的变化,但这种相角变化并不与调制信号成比例。在调相时频率也有相应的变化,但这种频率变化并不与调制信号成比例。在模拟调制过程中已调波的频谱中除了载波分量外在载波频率两旁还各有一个频带,因调制而产生的各频率分量就落在这两个频带之内。这两个频带统称为边频带或边带。位于比载波频率高的一侧的边频带,称为上边带。位于比载波频率低的一侧的边频带,称为下边带。在单边带通信中可用滤波法、相移法或相移滤波法取得调幅波中一个边带,这种调制方法称为单边带调制(SSB)。单边带调制常用于有线载波电话和短波无线电多路通信。在同步通信中可用平衡调制器实现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DSB-SC)。在数字通信中为了提高频带利用率而采用残留边带调制(VSB),即传输一个边带(在邻近载波的部分也受到一些衰减)和另一个边带的残留部分。在解调时可以互相补偿而得到完整的基带。
2、数字调制
一般指调制信号是离散的,而载波是连续波的调制方式。它有四种基本形式:振幅键控、移频键控、移相键控和差分移相键控。①振幅键控 (ASK):用数字调制信号控制载波的通断。如在二进制中,发0时不发送载波,发1时发送载波。有时也把代表多个符号的多电平振幅调制称为振幅键控。振幅键控实现简单,但抗干扰能力差。 ②移频键控(FSK):用数字调制信号的正负控制载波的频率。当数字信号的振幅为正时载波频率为f1,当数字信号的振幅为负时载波频率为 f2。有时也把代表两个以上符号的多进制频率调制称为移频键控。移频键控能区分通路,但抗干扰能力不如移相键控和差分移相键控。 ③移相键控(PSK):用数字调制信号的正负控制载波的相位。当数字信号的振幅为正时,载波起始相位取0;当数字信号的振幅为负时,载波起始相位取180°。有时也把代表两个以上符号的多相制相位调制称为移相键控。移相键控抗干扰能力强,但在解调时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参考相位,即需要相干解调。④差分移相键控(DPSK):利用调制信号前后码元之间载波相对相位的变化来传递信息。
在二进制中通常规定:传送1时后一码元相对于前一码元的载波相位变化180°,而传送0时前后码元之间的载波相位不发生变化。因此,解调时只看载波相位的相对变化。而不看它的绝对相位。只要相位发生180°跃变,就表示传输1。若相位无变化,则传输的是0。差分移相键控抗干扰能力强,且不要求传送参考相位,因此实现较简单。
3、脉冲调制
调制电路
脉冲调制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指用调制信号控制脉冲本身的参数(幅度、宽度、相位等),使这些参数随调制信号变化。此时,调制信号是连续波,载波是重复的脉冲序列。第二种是指用脉冲信号控制高频振荡的参数。此时,调制信号是脉冲序列,载波是高频振荡的连续波。通常所说的脉冲调制都是指上述第一种情况。脉冲调制可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两类。模拟式脉冲调制是指用模拟信号对脉冲序列参数进行调制,有脉幅调制、脉宽调制、脉位调制和脉频调制等。数字式脉冲调制是指用数字信号对脉冲序列参数进行调制,有脉码调制和增量调制等。由于脉冲序列占空系数很小,即一个周期的绝大部分时间内信号为0值,因而可以插入多路其他已调脉冲序列,实现时分多路传输。已调脉冲序列还可以用各种方法去调制高频振荡载波。常用的脉冲调制有以下几种。
(1)脉幅调制(PAM):用调制信号控制脉冲序列的幅度,使脉冲幅度在其平均值上下随调制信号的瞬时值变化。这是脉冲调制中最简单的一种。脉幅调制是A.H.里夫在20世纪30年代发明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已付之实用。但后来发现,脉幅调制的已调波在传输途径中衰减,抗干扰能力差,所以现在很少直接用于通信,往往只用作连续信号采样的中间步骤。
(2)脉宽调制 (PDM):用调制信号控制脉冲序列中各脉冲的宽度,使每个脉冲的持续时间与该瞬时的调制信号值成比例。此时脉冲序列的幅度保持不变,被调制的是脉冲的前沿或后沿,或同时是前后两沿,使脉冲持续时间发生变化。脉宽调制也是20世纪30年代里夫发明的。但在无线电通信中一般不用脉宽调制,因为此时发射机的平均功率要不断地变化。
(3)脉位调制(PPM):用调制信号控制脉冲序列中各脉冲的相对位置(即相位),使各脉冲的相对位置随调制信号变化。此时脉冲序列中脉冲的幅度和宽度均保持不变。脉位调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已付之实用。脉位调制的传输性能较好,常用于视距微波中继通信系统。
(4)脉频调制(PFM):用调制信号控制脉冲的重复频率,即单位时间内脉冲的个数,使脉冲的重复频率随调制信号变化。此时脉冲序列中脉冲的幅度和宽度均保持不变。主要用于仪表测量等方面,很少直接用于无线电通信。
(5)脉码调制(PCM):1937年脉幅调制和脉宽调制的发明者A.H.里夫提出用脉冲的有无的组合来传递声音,后来把这种方法称为脉码调制。但脉码调制到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实用化。
脉码调制有三个过程:采样、量化和编码。即先对信号进行采样,并对采样值进行量化(整量化),再对经过采样和量化后的信号幅度进行编码,因此脉码调制的本质不是调制,而是数字编码,所以能充分保证传输质量。由编码得到的数字信号可根据需要再对高频振荡载波进行调制。脉码调制不是用改变脉冲序列的参数来传输信息,而是用参数固定的脉冲的不同组合来传递信息,因此抗干扰能力强,失真很小,是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
(6)增量调制(ΔM):增量调制是一种特殊的脉码调制,它不是对信号本身进行采样、量化和编码,而是对信号相隔一定重复周期的瞬时值的增量进行采样、量化和编码。现在已有多种增量调制方法,其中最简单的一种,是在每一采样瞬间当增量值超过某一规定值时发正脉冲,小于规定值时发负脉冲。这样每个码组只有一个脉冲,故为二进制一位编码,每个码组不是表示信号的幅度,而是表示幅度的增量。这种增量调制信号的解调也很简单,只要将收到的脉冲序列进行积分和滤波即可复原,因此编码和解码设备都比较简单。
调制技术-方法
调制技术
为了使数字信号在有限带宽的高频信道中传输,必须对数字信号进行载波调制。如同传输模拟信号时一样,传输数字信号时也有三种基本的调制方式:幅移键控(ASK)、频移键控(FSK)和相移键控(PSK)。它们分别对应于用载波(正弦波)的幅度、频率和相位来传递数字基带信号,可以看成是模拟线性调制和角度调制的特殊情况。理论上,数字调制与模拟调制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它们都是属正弦波调制。但是,数字调制是调制信号为数字型的正弦波调制,而模拟调制则是调制信号为连续型的正弦波调制。在数字通信的三种调制方式(ASK、FSK、PSK)中,就频带利用率和抗噪声性能(或功率利用率)两个方面来看,一般而言,都是PSK系统最佳。所以PSK在中、高速数据传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QPSK四相相移键控(QuadraturePhaseShiftKeying)
四相相移调制是利用载波的四种不同相位差来表征输入的数字信息,是四进制移相键控。QPSK是在M=4时的调相技术,它规定了四种载波相位,分别为45°,135°,225°,275°,调制器输入的数据是二进制数字序列,为了能和四进制的载波相位配合起来,则需要把二进制数据变换为四进制数据,这就是说需要把二进制数字序列中每两个比特分成一组,共有四种组合,即00,01,10,11,其中每一组称为双比特码元。每一个双比特码元是由两位二进制信息比特组成,它们分别代表四进制四个符号中的一个符号。QPSK中每次调制可传输2个信息比特,这些信息比特是通过载波的四种相位来传递的。解调器根据星座图及接收到的载波信号的相位来判断发送端发送的信息比特。
数字调制用“星座图”来描述,星座图中定义了一种调制技术的两个基本参数:(1)信号分布;(2)与调制数字比特之间的映射关系。星座图中规定了星座点与传输比特间的对应关系,这种关系称为"映射",一种调制技术的特性可由信号分布和映射完全定义,即可由星座图来完全定义。
首先将输入的串行二进制信息序列经串-并变换,变成m=log2M个并行数据流,每一路的数据率是R/m,R是串行输入码的数据率。I/Q信号发生器将每一个m比特的字节转换成一对(pn,qn)数字,分成两路速率减半的序列,电平发生器分别产生双极性二电平信号I(t)和Q(t),然后对coswct和sinwct进行调制,相加后即得到QPSK信号。
2、交错正交相移键控(OQPSK)
此种调制方法的频带利用率较高,理论值达1b/s/Hz。但当码组0011或0110时,产生180°的载波相位跳变。这种相位跳变引起包络起伏,当通过非线性部件后,使已经滤除的带外分量又被恢复出来,导致频谱扩展,增加对相邻波道的干扰。为了消除180°的相位跳变,在QPSK基础上提出了OQPSK。
OQPSK是在QPSK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恒包络数字调制技术。所谓恒包络技术是指已调波的包络保持为恒定,它与多进制调制是从不同的两个角度来考虑调制技术的。恒包络技术所产生的已调波经过发送带限后,当通过非线性部件时,只产生很小的频谱扩展。这种形式的已调波具有两个主要特点,其一是包络恒定或起伏很小;其二是已调波频谱具有高频快速滚降特性,或者说已调波旁瓣很小,甚至几乎没有旁瓣。采用这种技术已实现了多种调制方式。
一个已调波的频谱特性与其相位路径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控制已调波的频率特性,必须控制它的相位特性。恒包络调制技术的发展正是始终围绕着进一步改善已调波的相位路径这一中心进行的。
OQPSK也称为偏移四相相移键控(offset-QPSK),是QPSK的改进型。它与QPSK有同样的相位关系,也是把输入码流分成两路,然后进行正交调制。不同点在于它将同相和正交两支路的码流在时间上错开了半个码元周期。由于两支路码元半周期的偏移,每次只有一路可能发生极性翻转,不会发生两支路码元极性同时翻转的现象。因此,OQPSK信号相位只能跳变0°、±90°,不会出现180°的相位跳变。
调制技术-条件
调制技术
对移动通信的数字调制技术的要求如下:
(1)在信道衰落条件下,误码率要尽可能低;
(2)发射频谱窄,对相邻信道干扰小;
(3)高效率的解调,以降低移动台功耗,进一步缩小体积和成本;
(5)能提供较高的传输速率;
(6)易于集成。
数字调制技术分为线性调制方式和恒定包络调制方式,线性调制方式又可分为频谱高效和功率高效两种,在移
动通信系统中,由于存在着严重的衰落现象,故所需要的“信噪比”比较高。
调制技术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得调制以后的信号对干扰有较强的抵抗作用,同时对相邻的信道信号干扰较小,解调方便且易于集成。